報告題目:3D genome regulation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
報 告 人:李 程 教 授
報告時間: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上午9:30
報告地點:生科院1號樓109會議室
主辦單位:生命科學學院、江蘇省比較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基因組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研究院
報告人簡介:
李程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任職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及北京大學生物信息中心。1995年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2001年博士畢業(yè)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統計系。2002至2013年在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暨Dana-Farber 癌癥研究所先后擔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13年起在北京大學任職?,F擔任中國遺傳學會三維基因組學專委會、中國生物信息學基因組信息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實驗室使用和發(fā)展組學新技術,以研究大腦衰老和再生過程的機制和干預方法。采用高通量實驗技術和計算方法相結合的手段,系統開展了細胞命運調控的三維基因組與多組學研究。發(fā)現了加速干細胞重編程和治療難治性腫瘤的新靶點,為三維基因組學發(fā)展了新技術,為染色質高級結構參與細胞命運調控研究開拓了新視角。研究組開發(fā)的dChip(生物芯片分析)、ComBat(批次效應矯正)等基因組數據分析算法和軟件被同行廣泛使用,發(fā)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包括作為通訊作者發(fā)表在Cell、Cell Stem 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的論文,谷歌學術累計引用48,000次,h-index為79。研究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的資助。研究組介紹網頁:http://3d-genome.life/。
報告摘要:
三維基因組學是一個新興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方向,其研究重點在于理解基因組的空間組織結構以及這種結構如何影響基因表達和調控。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組不是以線性形式存在,而是以復雜的三維空間結構呈現。這種三維結構主要由染色質纖維通過各種相互作用形成,包括染色質環(huán)、拓撲結構域、AB區(qū)室、染色質互作樞紐等。在本報告中,將首先介紹基于高通量測序的方法,如Hi-C,這些方法能夠提供高分辨率數據,在全基因組范圍揭示染色質空間互作網絡和動態(tài)。染色質互作的異常變化與多種疾病相關,如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因此,研究染色質互作的機制和功能,有助于我們理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并開發(fā)出新的治療方法。